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民办培训教育发展的影响

2017-11-17 15:27

2012年5月3-4日,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辽宁大厦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官、产、研、学、媒、资"各方精英和全国优秀的民办培训教育机构进行高端对话,论坛将采取主题演讲、头脑风暴、发展论坛等形式,就"民办培训教育、资本与品质提升"这个重大话题进行探讨和交流,以推动我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科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发展论坛:全球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的发展对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发展的影响

以下为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汪潮涌;可兰德网络创始人、总裁黄永红;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先生在“第二届中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

高涵:

上述三位嘉宾对中国民办培训教育机构在民办教育政策改革后的行业发展与创新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演讲,从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实施细则实施以来,民办教育的潜能得到了释放,总管教育发展的十年,可以说民办教育正在朝着多元化、资本化、技术化的方向发展,接下来进行的是今天的发展论坛,主题是“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影响”。首先,邀请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汪潮涌;可兰德网络创始人、总裁黄永红;安博教育集团副总裁黄钢先生上台。

今天特别安排这个发展论坛,就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发达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其实也在悄然的改变人们接受教育的方式。今天把三位请来,首先代表主办方非常的欢迎各位。接下来三位不用按次序,可以畅所欲言,谈一下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民办培训教育发展的影响。

黄钢:

思科的总裁说过一句话,什么改变我们的未来?互联网和教育,因为这两件事情跟千家万户都相关的,而且相对来说是人人平等的。我觉得在信息化这块儿,虽然说国家在公立教育这块儿投入非常大,但是其实民办教育机构走的并不慢,我相信几家比较大的教育机构在信息化方面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也有很大的进步。因为你要管理一个大的集团的话,不管你的管理系统、教学系统、师资管理系统、招生系统、财务系统可能都需要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我想讲的是,现在教育信息化现在谈云教育、云计算的平台下有几个特点:一是智能化;二是移动化;三是宽平台、跨终端的学习;四是社会化,现在看到大量的微博。我想讲两件事情,我体会比较深。一是智能系统的事情,信息系统不管个性化学习也好,还是怎么样,实际上是帮助老师来分析和跟踪学生的学习,这是信息化的核心,也就是说老师不可能记住每个学生的情况,但是计算机可以,计算机的长处就是存储,就是数据挖掘,就是搜索,就是分析,这是计算机的长处。下一步系统可能要充分的跟踪学生的学习历史,帮他分析,帮他提供更适合他个人的学习内容。二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前不久我在华工师大参加一个研讨会,在会上分享了一个图片,照片上一边是PPT,一边是黑板,有一个学生在课桌上做作业,还有两个学生在黑板上做题,就是非常乱的乱象,就是大家没有探索出真正适合现在环境的模式。所以,如何增强体验,如何把新的技术有机的融合到教学当中,可能摆在大家面前的课题。我们公司在这两方面不停地进行探索,希望和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一起交流。谢谢。

汪潮涌:

我们公司是做投资的,我想从投资的来谈一下互联网和教育产业的关系。我们公司是1999年开始进入创投行业,在过去十多年来投了将近70多家公司,其中有10几家跟互联网IT信息相关,其中有百度、搜狐等等。跟教育相关的有几方面:

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投平台,投数字教育平台,当时投的双威教育,我们和英特尔、修思为新公司一起投资,这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SF上市的教育科技公司,科技含量非常高,当时是用卫星做传输平台,因为当时互联网的带宽是很大的瓶颈,做远程教学互联网速度是一个问题,视频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最后用的是卫星平台来做的。双威在早期的时候帮助IBM、微软、Oracle做认证,后来做大学远程教学、培训,后来发展到教师培训、教辅等等。03年投百度的时候,当时没想到跟教育有什么关系,但是后来发现百度是现在众多教辅机构很好的营销平台,也是众多的学员搜寻教辅机构和教学内容很好的平台。从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方式上面,我们也在看几家公司,比如说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和国际上大学在校的学生,或者是家庭妇女有时间在网上和中国学生1对1的进行英语教学、口语锻炼等等,这是利用互联网做跨国家学很好的例证。

产品这块儿,我们非常关注用移动终端把教学内容输入进去做电子书包、电子课本,这也是非常好的市场。这个领域做的最好的是韩国的一家公司,有250万学生进行教材下载,名师的课程大概是30美金/小时,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下载,分成比例相当可观,韩国在这个平台上的名师收入可以超过100万美元,而且韩国平均教师的收入年薪大概不到4万美元,可见科技平台、电子平台、互联网平台对教育方面的促进。

另外,还有像耶鲁大学,美国的名校老师把在课堂上讲课的视频放在网上让大家分享,这些例证都说明科技、互联网、教育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组合体。作为投资人来讲,我们既可以投内容,也可以投平台,也可以投软件,也可以投终端,也可以投教学机构,所以教育行业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金矿。

黄永红: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多的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教育。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看移动互联网和培训有什么关系?移动互联实际上这几年非常火热,尤其是人人网、新浪微博、美国的FaceBook,在生活领域非常的火爆。移动终端智能化成本低廉,每个人都能达到了,但是移动技术非常火爆,但是在培训领域能真正做到什么事情。我想移动互联网有交流反馈,其次移动互联网有非常好的体验;这些技术可以用到交流的其他领域。移动互联网现在蓬勃发展,教育应用移动互联网我相信才是刚开始探索。云计算助推了网络和教育的结合,这个行业要有蓬勃发展,不只是靠技术来装点表面,刚才黄总也说了,实际上教育是讲质量的行业,有质才有量,有质有量才有品牌,有品牌别人才能选择你。教育是耐用消费品,在商业领域耐用消费品不是冲动购买,所以周期要提升质,除了表面的互联网、教育,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的智能化,Web的数据挖掘,我相信是保障互联网加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用国家的话说,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另外,可以把网上非常纷杂的信息整理成有用的信息供学生使用,这是把海量信息进行过滤,进行知识挖掘整理,最后提供给用户、提供给学生的过程。就是说,纷杂无用的信息变成有用的信息给学生,这是从信息变成知识的建设。

另外,用户通过各种知识手段接触到教育,现在教育机构都有信息系统,用户在这个信息系统接受教育反馈教育,这些数据实际上我们应该当金子一样珍惜,一方面要记录下来,另一方面确实要投入很多技术手段,对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行深入的挖掘,挖掘之后你才发现每个人的不同在哪个地方。同样上一门课是不一样的,这大家都知道,但是不一样在哪个地方,不是说贴上标签就行了,信息很复杂。我们通过信息系统可以甄别好、储藏好、发现不一样,有了这个技术就有了手段,有了手段就可以进行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服务,有了后台支撑,你才能说我的个性化服务在什么地方。总之,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促进了网络的发展,技术是很好的手段,现在也有很成熟的技术,两者的结合会形成非常好的手段。

个性化的产品存在着不同的产品空间,现在我们给用户提供各种培训,个性化并不是很遥远,本来你的服务里面就带有个性化,怎么通过一些手段传达给用户,正确的内容传达给正确的用户的过程。这就需要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一起打通道路。

黄钢:

我个人还是更关心新技术和新动向和教育本身的结合,因为到最后其实还是要回归到教学本身。记得我跟黄南师大一位教授聊,他说并不是给厨师一把好刀就能烧出好菜,就是说怎么样让用户得到更好的体验,这个问题我觉得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汪潮涌:

今天在座的很多是在教育领域里面创业的企业家,刚才前面讲到如何提高教育产业的科技含量是很重要的课题,也是巨大的机会,前面我讲了从内容方面更多的利用电子手段提高科技含量,在传输途径上,在企业的管理,比如说教育的ERP、教育财务软件、教育财务软件、微博营销、数字传媒营销,跟学生的反馈、教师的测评方面,还有如何解决远程大规模海量用户平台的效力方面,公关产品方面都有很多的机会。比如说徐小平前一段时间说,投一个1对1教辅点评网,对老师进行点评,这是一个例子,我想这样的创业机会比比皆是。刚才讲的那家公司就是五个人在一起做了一个网站,通过互联网的营销模式在国际上发展一批兼职教师,跟国内学英语的学员进行1对1网上视频教学,都是自己约时间,自己解决支付的问题,公司做营销和服务收取费用。我想这些看死非常简单的商业模式,其实是把现有的科技资源、网络资源和教育产业紧密的联系结合在一起,找到了这样的创业机会,当你创业到一定的规模资本跟上了,这样的话未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变得更大。

高涵: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从事民办培训教育行业的人士,有些已经做的已经非常好了,发展论坛还有20分钟,我想把最后的20分钟留给在座的朋友,你们有什么问题可以跟嘉宾沟通。

提问:

我们的培训机构里面出了很多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老师的流失问题,或者说管理问题。

黄钢:

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对于很多培训机构都会出现的。我借的将来的方向是自己培养自己的名师,公办学校的老师现在在培训学校里面占一定的比例,我相信这个比例应该会缩小,一个比较成熟的机构会有自己的一批很好的名师。

黄永红:

培训学校的名师、名课,包括知识产权是培训机构老师是自己的品牌,品牌依靠名师来传播,最关键的是品牌名师的需要物化,物化在企业里面,物化之后人可以走,知识的传播方法还在这里,下一个老师来了之后可以最大限度的延续,我想这是解决途径之一。

提问:

刚才黄总提到数据挖掘,对传统教育还是比较新,数据挖掘应用在网上教育是什么样的产品,贵公司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探索?

黄钢:

数字挖掘有两方面:一是内容方面的挖掘,也就是把繁杂的信息变成有用的知识。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做了一个中国的法律法规的数据库,这个数据从哪里来?从政府网站采集下来,采集整理以后形成一个门户,包括对它进行了分类,把门户信息删掉,包括用户查询、导航,用户可以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分类很快何以查到时实的信息,这个信息相当于一个数据库,这样跟传统的百度、Google相比可以得到很快的体验。这是把繁杂的海量信息变成有用的知识的过程。二是相当于用户行为的挖掘,有两方面,比如说个人化的网络学习空间,用户登录到网上看到的东西应该是不一样的,不是千篇一律的菜单,他喜欢什么,在学一门什么课程,这些信息是用户长期的使用网站的过程把他的信息搜集起来,把它模式发出去,网络按照自己的资源看到的是自己的一个小教室,或者是1对1的教室,这样的话体验就非常好了。后来就是数据库挖掘对象,不断地工作,不断地对他的行为进行挖掘和推荐的过程。表面上是个性化学习空间,实际上就像汽车的后台引擎设计,才能产品智能化的设计。这方面我们也在实践和探索,因为这是技术和人在教育方面的结合。

提问:

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信息化管理以及高科技技术在民办教育促进方面的问题,想发展成大规模连锁集团化的教育机构有哪些促进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强调管理的标准化,教学质量、教学服务的标准化,与此同时我们要注重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黄钢:

这两件事情完全是不矛盾的,也不需要平衡。你要运作一个大的教育集团,一定有很强的系统,没有系统的运营凭人的管理是不可能的,我相信各个大的教育机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关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我们公司的做法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空间,我们的学习引擎技术会跟踪学生的学习历史,每个学生应该有自己一套学习记录,我们公司叫“学习护照”。刚才有一个嘉宾谈到是老师的问题,老师换了这个学习记录会帮助新的老师分析学生学习的状况。上次一个搞医疗的朋友跟我讲,说把他的孩子送到培训机构,他说我到医院只要把病例递上去医生马上知道该怎么处理,但是孩子到培训机构完全没有这些信息,不知道怎么处理。包括职业教育,现在大学生只是告诉你我是哪各大学毕业,什么专业,平均成绩是多少,但是至于更深层次的比如说性格、学过什么知识,有些人偏向于市场,有些人偏向于做会计,有些人偏向做销售,这个我们完全不知道,我觉得系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计算机的优势,也是信息技术的优势。

提问:

音乐教育能不能实现互联网教学?因为可能的话中小学英语这块儿可能比较平面化,音乐这块儿可能立体化一点儿。这个怎么实现?

黄钢:

现在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把优秀的资源,包括音乐的现场感、互动都可以做到,我们主张的是混合式的教学模式,我个人觉得在中国适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音乐应该是引入最优秀的国内外的素材资源,再配以老师,因为我们需要人和人之间的互动,需要老师对学生手把手的指导。

汪潮涌:

我也同意黄总的说法,科技信息技术是手段,它不能代替人的东西,比如说教辅、面授、音乐培训其实有一定的强制性,带有很大的个性化和人文关怀的东西,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音乐要不断地练习,很枯燥的学习,这是网络和信息技术没有办法解决的,需要有面对面的老师的指导和强迫性的规范才能达到,所以科技不是万能的。

黄钢:

现在像汪总讲的技术,有的时候可以协助。比如说现在有语音的识别系统,包括卡拉OK系统,实际上你的音调准不准都有记录,而且可以帮助老师和家长(微博)记录他是不是唱了,唱了几遍,是不是背诵了,背了几遍,这些事情是可以做到的。

提问:

我接触了很多企业内训的培训公司,他们用了很多高科技工具做了很多课程,但是最近几年我发现他们也在用1对1的培训模式。最近几年中小学的辅导也有很多网课机构,但是据我的了解,好象也做的半死不活的状态,很多从线上到线下了,我想问台上的嘉宾,未来3—5年互联网技术、全球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学形式是颠覆性的变革,还是它仅仅就是一个简单的辅助的工具和手段?我们是搞教育的,对信息技术的前瞻性可能没有三位嘉宾把握的那么准确,想请教三位嘉宾。

黄钢:

其实刚才您谈到的这个确实是一个问题,在美国纯粹的网络教育,包括你刚才讲到的企业培训是发展的非常好的,大家也接受这种方式。但是在国内还是差点儿,我个人认为网校,纯粹只解决了远程的问题,并没有发挥信息技术所有的长处,也就是说你把北京的老师通过视频放到上海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中国现在的情况是不同的地域用的是不同的教材,老师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但村把北京人大附中的老师弄到农村去,说一定不适应,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公司其实每一个学生都在用互联网,都在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说我们强调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学生在接受培训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网络内容,至少有网络答疑,其实从这方面说,互联网信息技术跟教育已经密不可分了。

汪潮涌:

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长期存在,因为教育不光是机械化、冷冰冰的科技产品,科技是一种手段。从信息技术来讲,未来在课件的开发上可以改进,把过去单纯的通过网上的模式做远程教学内容的传输,变成有互动性、趣味性,甚至针对儿童类市场卡通式的教学软件的开发,未来可以提高网络教学的吸引力,但是对于线下的教学点,或者大班教学,或者管理培训方面,体验团队的融合,讲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还有企业家本身的个人魅力跟学员之间的互动,这是网络很难取代的。所以,从长期来讲,网络和线下教育应该是长期存在的。

黄永红:

远程教育解决了时间差异和地方差异的问题,这两方面都能够解决很好的话,在某些领域是非常好的。比如说职业考试教育,但是在感觉上还是有差异的。现在网上教育除了纯粹的时间和地方的差异,比如说学生有班级,网络上可以促进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也许学生是在学校学的,但是交流可以在社区里交流。就是说技术可以促进教育的某些环节,也许这些环节大家做的很好,市场非常大,看谁提供的服务更有个性化。

2012年8月20日 来源:新浪教育

以上信息由可兰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编辑